走在校道中,远远一看,木棉花全开了,真茂盛啊。然而低头看时,满地都是从树上掉落的木棉花,被走过的行人无情的踩烂。没有人知道,木棉花承载了我一段美好的回忆。
木棉花可以煲汤,在离家稍远的地方,有一棵木棉树,但是它不像学校的那样那么茂盛,只会时不时掉下几颗。记得那个时候附近的阿姨们都在木棉树下慢慢等,等着掉下几颗木棉花就可以回家煲汤给孩子们喝,我想,这也许也是她们打发时间的方式之一,在漫长的等待中相互闲聊相信也是一件相当愉快的事情。而我的妈妈,有点不同,她和其他人一样在树下等,但事实上她并不闲,也并不是为了打发时间,只是简单的希望拾到木棉花回家煲汤给爸爸和我们喝。那时候的我们是贫穷的,为了木棉花,我和妈妈就会在下面等上一段一段时间,生活真的很简单。看着校道一地的木棉花,瞬间勾起了我和妈妈一起拾木棉花的回忆,可是,也引起了心里的愧疚。
我在一个小县里面长大,从小学到高中毕业,我都住在家里,没有离开过他们。大学,是我第一次离开家。高考失利,没能去到更好的学校,他们并没有责怪我,在对自己失望之余,心里也藏着一种想法,我可以离开家了,像是我梦寐以求的,再也不用听爸爸妈妈整天对我的唠叨了,终于可以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了,终于……于是我充满期待的来到了我的大学,并且给自己列下了一大堆想要完成的事情。回想过去,大一的我是放纵的的,是逍遥的,可能是我以前没有享受过的“自由”,那时候我心里暗想,我毕业了一定不会再回到县里工作,我要出去过自己的生活!
然而岁月像人生导师,总会让你想明白很多东西,让自己意识到什么对自己最重要。这年我已二十岁,我逐渐地发现,在我的定义里,十几岁我仍然是个孩子,我还有父母庇护着我,可以任意地玩。“二十岁”似乎在提醒着我,我便必须学会转变,我身上是有责任在的,父母不会庇护我一辈子,反而我要成为父母的依靠,要学会承担责任了。“外面的世界很精彩”,大学前,我都在小县城里生活,心里有着一颗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的心,曾经和父母坚定的说过,我得出去外面看看,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是自豪的。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,心里却是越对父母牵挂,这份牵挂不同于以往,不是生活离不开他们,而是我害怕失去他们。
“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”,这句话时常在我脑海里浮现。我是家中最小的孩子,父母把最好的都留给我,我也是现在家中唯一一个读书的孩子。妈妈生我晚,岁数也大了;爸爸身体不好,可是为了赚钱让我读书,每天日夜颠倒的工作。妈妈和我说爸爸经常头痛,他们的身体健康成了我每天在担心的问题,就这样时间久了,对家更是牵挂,慢慢放弃了看外面世界的想法,想的是毕业以后回家找一份稳定的工作,陪陪父母,做到我自己应尽的责任,这也是他们所希望的。
大二这段时间,我想了很多东西,也有很多的感触,我想,“二十岁”的我将为自己的人生奋斗,成为父母可以依靠的臂膀。
我穿过木棉树道,掏出手机,按下了我最熟悉的号码。
这年,我二十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