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的位置:首页 → 灯心文集第二十期→ 故乡记忆→ 小巷梦回
小巷梦回
发表日期: 2020-12-02 作者:外国语学院1705 杨侨玲 阅读:830

    忆里从小长大的那条泥路小巷,黎明,空气总是混着朝露的气息。晌午,野猫慵懒地吃着泥路上刚长出来的嫩草散着步。日落,以夕阳为背景的小巷尾色彩绚烂,变化多端。夜晚,从小巷子里抬头看,天狼星静静地躺在远处的楼盘顶上。

关于故乡,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在这条小巷里长大的点点滴滴。很小的时候,巷子里住着许多独居老人,放学后的我总去串门,陪那些和蔼的奶奶们聊天嬉笑,还能得到一些小零食。老人们的家里都养着猫咪,狸花、三色、大橘……说来也奇怪,老人们养出来的猫咪大多都偏肥,走路一晃一晃地,养尊处优,憨态可掬。我就这样,在巷子里晚霞斑斓的背景下,一边追着猫咪跑,一边听着邻居家的厨房传出“锵锵铛铛”的声音,闻着从烟囱里飘出来的炊烟和菜香,等待着开饭。

后来,我渐渐长大,巷子里的老人越来越少,从邻居家传来也不止是饭香了,而多了很多争吵的喧嚣,才了解到路上热情地跟人打招呼的大叔其实脾气暴躁,还会家暴;总来家里串门的大妈,背后老爱说东家长西家短;妈妈们为某家孩子考得好成绩纷纷称赞的背后,都是不甘和攀比。也才知道,因为感情不和跟父亲分居的妈妈,势单力薄地抚养我们长大,其实会被看起来正义的邻居排挤。而这些潜在的真相,从我开始懂得了,便也剥夺了我在这条巷子里像以前一样单纯的快乐。

渐渐察觉了有些邻居凌势欺人的原因,他们家的房子宽大,经济条件宽裕,物资上随心所欲。而勤勤恳恳的妈妈,为抚养我们长大都已倾尽全力。那是初中的我,懂得了周围的攀比原则和大人世界的种种较量,开始对巷子里的生活发自内心的失望。讨厌家里小小的房子和下雨时滴水的屋檐,讨厌巷子里时常伴随着争吵声的落日西下。但我时常还在晴朗的夜空下,从小巷子里抬头,仰望天狼星静静地悬挂在远处那片小区的楼盘顶上。夜里镶着灯光的住宅区名,家家户户的窗台上,映照着室内祥和的暖色灯光。我想着,那里的人们应该文化素质高些,不会总是吵吵嚷嚷吧,那里的夏天不会充斥着大风扇“呼呲呼呲”的噪声和黏腻的汗水吧……什么时候能脱离这条小巷的喧嚣,去向盖茨比窥探的那个温暖的绿光城堡。

很多年后的现在,我们都长大了,我住进了那时觉得遥不可及的住宅楼,成功的从那条喧嚣的巷子里逃脱,不见那些排挤人的邻居和七嘴八舌的大妈。如愿的,住宅楼里的邻居们都安安静静,大门一关各忙各的,再也没有巷子里那种吵闹的生活气息。妈妈说的楼下的阿姨有一儿一女,跟我年纪相仿,可住进来三年,也只偶然遇到过一次,连招呼都没打上。我还会时常上顶楼看夜空,但再也没有当初在巷子里看星星那种憧憬和渴望。我渐渐在这越来越好的生活条件里觉得理所当然和麻木。

在疫情期间这一个月闭门不出的日子里,每天只能通过网络和电子产品与外界取得联系和获取乐趣,我突然很想念那条小巷里的喧嚣生活,朝露的气息,绚烂的夕阳,“锵锵铛铛”的厨具碰撞声,吵吵嚷嚷的街坊邻居……很想再去看看,在路沿上乱窜的肥猫,小孩子们玩沙子的小土丘,隐在老巷子里古色古香的黄昏,和藏在那些喧嚣背后展露无疑的感情和真切的快乐

在小宅楼上过的轻松而寂静,像在城市里关起门封闭,出门灯红酒绿的反差生活,很容易让人迷失了对生活的真切把握。不知为何,住进来几年了,但是在我的梦境里没有一次关于小宅楼的场景,而全是那条小巷子里发生的点点滴滴:开心、难过、失望或奋起,梦里的感觉竟比现实更真切。我才察觉,那就是我的来处,我的初心和渴望的起点。只有小巷子告诉我,喧嚣是生活的本来面目,别丢失了那些真实的情感,变得冷淡,更不要丢失了珍贵的渴望和追求,在格式化的生活里变得无力而麻木

联系我们| 网站手机版| 网站统计 | Powered by davis
更新维护:爱心服务社网络部| 地址:广东梅州市梅江区嘉应学院 爱心服务社微博 社团微博
版权所有:Copyright © 1997-2023[爱心服务社] 粤ICP备10087397号-3 爱心服务社微信 社团微信 爱心服务社微信